愛是宇宙最有威力的能量-第六章 身心靈整合的奧秘
- Healer
- 1月24日
- 讀畢需時 14 分鐘
1. 自然之道

<雷天大壯>偉大的力量
《黃帝內經》強調天人相應,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並不是孤立的,天地人三方是息息相關的。奧修曾經說過:「道」是維繫整個存在的最終法則,這意味著整體的和諧。在英文裡,跟「道」最接近的字就是自然(Nature),藉由道,我們才可以回歸自然,跟大自然的智慧和諧共存。
二十世紀初期,美國自然保育運動的領袖,也是現代自然保育的先驅 –約翰.謬爾相信,自然是人的理想狀態,更是一種靈媒、一種力量,他還曾經說過:「成千上萬疲憊的、不安的、虛弱的人,感覺到山上就像回到家一樣,曠野是人生必須,國家公園及保留區不僅是森林及河流的泉源,更是生命的泉源」。
養生之道既在於大自然,大自然自是最棒的能量場,當我們的身心靈失去平衡,自然界的山川海洋森林都是我們的能量補給站。自然界有許多美好的事物,等著我們去發掘去欣賞,培養對美的直覺力是體驗察覺能場的不二法門;透過不同方式展現的能量,更是療癒身心靈的藥方之一。
大自然中的山川、森林、海洋、瀑布等都可以補充我們身體所需的「能量」。如:海洋中的磁場能量元素,含大量的「鈉離子」,它可以淨化並排除體內的負能量,森林裡的芬多精和流動的水或瀑布,含豐富的「負離子」可淨化我們的心靈。接收來自大自然中的自然能量元素,等於同時在接受大自然的磁化,忙裡偷閒走向戶外,吸收來自大自然的能量與磁化,鳥語花香、青山綠水都是最佳的能量來源。自然界中,以瀑布周圍的負離子含量最高,只要走進瀑布四周,就會自然地深呼吸,感到一陣心曠神怡的舒暢。一次在礁溪戶外的溫泉體驗,使我真正領悟天人合一的和諧感。當天早晨在強烈太陽光照射下,原本在池子裡泡湯的我,突然乍見一道金黃瀑布般的靈光,我被那道刺眼的強光,指引往山的那頭望去,當下我看到一棵挺立的枯木遠遠矗立,其中一根樹幹像是一隻大手,明白指向泡湯區的露天水柱方向,似乎像是指引我朝水柱方向看去。我眼見水柱下沒有人,心裡一陣小雀幸,因為突然感到肩膀一陣酸痛,於是不管陽光有多麼刺眼,我毫不遲疑地朝陽光方向走去,站在水柱下方,讓傾瀉的瀑布能量療癒我的雙肩,頓時放鬆許多。
約莫過了十五分鐘,我再往山的那頭望,那棵枯木卻奇蹟式地在我眼前消失,獨留一臉狐疑的我??因為這樣的神引,無意間我享受到人間最棒的身心放鬆方法,那次的戶外泡湯記,我找到與大自然的連結密碼,通體舒暢的快感,至今仍餘味猶存呢!心美看甚麼都是美,用心就能感受單純事物的美好,也許只是漫步在梧桐花叢間、騎單車旅行、走入市集或坐船倘佯在無窮盡的大海中,那怕只是聽聽海浪拍打與風吹的聲音,不論樹木、岩石或是水,一切大自然都是我們可敬可佩的老師。走訪花卉博覽館捕捉花草樹木當下不同的姿態,處處都能讓我們體悟「剎那即永恆」的道理,經歷一次又一次與不同自然元素的美麗邂逅,我發現人真的可以與大自然對話。
自從打開靈性的潘朵拉盒子,我開始一步一步超越自我的時空旅行,體驗宇宙向我敞開的一切,一幕幕像是殞星般撞入我原本的世界,深刻劇烈地撞擊我原有的信念。單純放空,以更開放的心胸接受眼前的變化,就能讓身、心、靈暫時解放。接近大自然是豐富能量最直接的方式,從大自然中找到潔淨的能量,打開五感就能療癒受傷的身、心、靈;當我們願意全然放下,帶著謙卑與好奇,以自然的方式與環境對應,有感有應產生共鳴,就能輕鬆不耗力,接收大自然給予的訊息與能量。
我鼓勵朋友們走出去,毫無拘束地在大地上光著腳丫接收地氣,與土地親近,讓地氣從腳底慢慢升起,再吸入一口又一口的綠色植物能量,這時可以選擇熱愛的活動,像是瑜珈、武術、呼吸、靜坐、按摩、舞蹈、運動,甚至畫畫都可以,總之就是要讓身體任何一個部位與天地連結,感覺宇宙的能量充滿整個身體,在一吸一吐的練習中,讓大自然愛的磁場幫助自己淨化。
反璞歸真的時代來臨,許多人開始擁抱大自然賜予的空氣、陽光、水;回歸自然去體驗另一番的生活境界。「清貧致福」、「清貧致富」目的是要保持心靈的平靜,當心靈獲得平靜,就可以為自己帶來許多的快樂,替自己創造無限的愛與靈感,在充滿動力的生活下,平衡自身的工作與生活,簡單享受回歸自然。
成為穿越時空的自由旅者,去經驗一個我心嚮往,卻很少有人願意造訪的世界,那是一切已知和未知的源頭;經歷造物者的奧秘與生命的簡樸,在大地無盡的深邃中,尋回靈魂深處最初的悸動。
<火天大有>感恩天地無私的愛
老子對道的闡釋,源自他對宇宙人生獨到的領悟與深刻的體會,更是他對自然萬物細緻的觀察與體認。從<道德經>中,我們明白大自然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,我們向大地學習養生之道的同時,更要依循大自然的規律,珍惜每一份來自大自然珍貴的禮物。我們受到大自然的眷顧,順應自然規律敬天愛地,更應善用大地孕育的珍貴能量, 讓宇宙萬物生生不息。
地球是我們的母親,我們是地球之子,保護地球是我們所有地球人的責任。許多跡象再再顯示地球的確是生病了,我們只有一個地球,愛護地球不僅是一句口號,需要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行動來珍愛地球,化解地球危機。十年前,我們意識到工業革命帶來的環境汙染,像是水汙染、空氣汙染,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才因為 2011 年 3 月 11 日的日本福島核災意識到核能帶來的重大災害與威脅,核意外不僅為人類帶來致命的傷害,更對地球造成永久性的汙染與破壞。地球母親具有神聖的愛,這份愛就是豐富的能量,只要懂得讓自我的生命與大地連結,以無比的祝福與感恩能量回饋給大地之母,能量就會愈加充沛。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息息相關的,人類與萬物都是一體的。造成地球危機的是人類自己,能拯救地球的當然也只有我們自己,如果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,學習宇宙規律並實踐宇宙規律,下一代就能在山明水秀、鳥語花香的人間天堂中生活。這幾年來,地球的劫災頻繁,現在正是我們調整、清理、淨化的時候!
有緣的你,看到這本書的內容後,請別錯過這個美妙的機緣,好好省思,我們應該如何還給下一代,一個美麗的地球?!
2. 能的體驗
<乾為天>能量無限
能量的變化,影響我們的生命(包括身、心、靈),在能量的環境之下,會因自身能量的位階不同,而有不一樣的感受。人類與環境共生共存是不變的事實,天、地、人本來就是一個整體,以道家的觀點,人可以透過修練與學習的方式,使自身的小天地和宇宙的大天地相應,唯有明白宇宙的奧秘才能自性快活,獲得真正的健康。這是我從每次的小旅行中,體驗到的「宇宙一體性」概念。【道德經】與【黃帝內經】都明確指出「人法天地、天人相應」的概念。天是大宇宙,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身體與天體的運行相互呼應,人可以透過與天地運行的和諧共振,獲得大自然的能量,使自身的正氣增加,改善健康抵禦疾病,提昇身心靈的健康。
天人合一在【易經】中是一種養生的概念,更是一種宇宙思考模式。「天」是指整個自然界,人與宇宙自然界本來就應該是協調的存在狀態;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,是可以達到合一的狀態。現代醫學的進步,過度依賴西藥治癒病痛,生病吃藥打針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,不過,不論醫學再怎麼進步,依然有很多病症無法被找出病因,只能被消極地控制病情,我們能否深入省思,真正回歸自然,接納古老傳說中的「能量」觀念?
萬物都需要陽光、空氣和水,這些來自大自然純淨的養分,才能滋潤動物、礦物和植物的生長,在地球上,我們不僅要與人互動,更要與不同動物和植物接近,發展親密關係。一切事物都因能量而存在,萬事萬物都能給予我們不同的「能」。一旦我們與天地萬物連線,就能吸收神秘的綠色能量,你認為植物不過是一種裝飾品嗎?你認為所謂的「草木有情」只是一種誇張式的說法?你認為跟花草樹木說話的人一定是瘋了?答案正好相反,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,那麼你一定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。
「愛」是一種無形的能量,愛的力量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,將一切萬物都連結在一起。也許是好奇,也許是無聊,我常會望著樹木或花草發呆,思索一連串的生命意義,每當我專心凝視那些沉默無語的植物,或是流連駐足於花間草叢中觀察昆蟲,我可以感覺到自己與動植物的連結,尤其是走進百年神木,我會打嗝且身體會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它,很自然地將手掌張開自動向神木取其能量,「能」的答案自然出現在生活中,讓我不注意它都很難。
雖然植物和礦物不像人類一樣有七情六慾,具備發達的神經系統,除了陽光、空氣和水,但若是施予「愛」的滋養,植物和礦物同樣也能像動物一樣發展得更好,並回饋我們需要的能到我們身上。以我個人種「發財樹」的經驗來說,從播種開始照料的經驗,我發現只要對其中一株多花些時間,注入更多的愛來灌溉,受到特別關愛的那顆植物就會長得特別好,屢次不爽。植物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,回饋更多的能量在我們的身上,因為過往的種種體悟我更加確定,植物無形中幫助我渡過生命中的小挫折。
譬如像是牽牛花、酢漿草、曇花、吊蘭…這類短暫性開謝的植物,都能讓我悟出生命的「無常」,它們完整的生命歷程像是在告訴大家,人生無常的道理,人無法時時刻刻保持完美,面對無常要懂得臣服,面對苦難無須逃避更不須否認,只要「面對」就會有希望。像鬆土、澆水、施肥,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事,都能讓我們體驗「能」的存在,只要願意啟動你手中的綠手指,用愛心灌溉,就能和植物產生連結與互動,使植物從中吸收我們愛的綠色能量,透過植物與人,人與天地萬物連線,感受彼此不同能的存在。
只要我們付出愈多的能量,宇宙就會回饋更多能量給我們,讓心中充滿愛,發出愛就能吸引愛,這是恆久不變的宇宙加乘(交換)定律。
3. 萬物皆有靈
<坤為地>用愛包容大地萬物
從小我對昆蟲及某些小動物有著莫名的恐懼,萬萬沒想到我的女兒就因為遺傳的緣故,從小也對有毛的小動物敬而遠之,每每見到她看到小動物所呈現的反射動作,我開始意識並檢討原來她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鏡子。為母則強,雖然我內心盡量壓抑自己的情緒,希望女兒受我的影響,然而我愈要她這麼做,她就愈反彈,常導致雙方爭執的結果。我希望幫助她並適當解放自己對動物的恐懼感,自從我可以察覺感應大自然一切的能之後,我相信植物和礦物也都有靈,然而我仍遲遲不敢和動物家族們用意念溝通,我愈不想面對它,問題依舊存在,往往它就會重複出現,直到我注意到問題的存在並跨越它,直到我願意心悅臣服轉變態度。
我知道動物會以不同方式帶給人類不同的訊息,所以我試著與牠們做正向的溝通,我慢慢了解,只有在彼此能量不衝突牴觸的情況下,人類才能收到正確的動物訊息。身為人類,我們不懂得動物的靈語,但可以確定的是,動物是透過感受來溝通,而非語言。因此,只要將負面情緒抽離,放下一切的不安與恐懼,動物們自然能感受領會,人類才有可能從動物身上,看出老天爺要帶給我們的訊息。我想分享一個有關老鼠的故事,故事發生在 2013 年的農曆過年期間,我準備很多糧食以備不時之需,因為住家是商辦用的舊大樓,過年期間總是人去樓空,管理員沒有上班這段時間垃圾是不能落地的。大年初一的深夜,我和女兒坐在客廳看電視,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老鼠囂張式地在天花板上來回竄動,女兒聽到聲音後的自然反應就是用力嘶喊尖叫,連滾帶爬用力將門重重一甩躲進房間,完全失去理性,我當時被她脫序的哭喊嚇呆了!第一次在過年期間聽到老鼠的聲音,整個好心情完全被破壞,一心只想找出趕盡殺絕的好方法,讓自己和女兒脫困。
那一夜,我連哄帶騙說服她開門讓我睡覺,並承諾明天一定會想辦法處理,結果隔天起來發現老鼠們真的餓壞了,牠們把我過年的零食都叼出來吃,很多糖果餅乾都被入侵的惡鼠們咬過,氣憤不安的情緒油然而生,使我幾乎失去理性。索性買了十片黏鼠板,準備迎接他們的再度光臨。結果隔天確實捕獲一隻尚在掙扎的大老鼠,直覺告訴我,一定還有其他夥伴,當然我也陸續聽到老鼠們囂張倉狂地在天花板上辦舞會,一星期後,仍舊一無所獲,於是我打電話向各方求救,設法去除鼠害。老鼠們真的比人類還聰明很多,不敢相信他們竟聽得懂人類的語言,說也奇怪,每當我們設計一種新伎倆來對付牠們,牠們總是有辦法聰明地逃過每一個我處心積慮所設下的黏鼠板、各式鼠藥和捕鼠器。
當時的我真的無法理解,老鼠為何這麼聰明?為什麼可以順利吃到食物,又可逃過我設下的每一個陷阱?心情惡劣百思不解之餘,我突然間靈機一動,趕盡殺絕既然無效,不如釋出善意,與牠們展開軟性對話,試試看反正也不吃虧,就在當天在靜坐時,我誠心祈求指導靈,賜與我智慧,讓我有勇氣跟牠們溝通,在無意識與沒有能量衝突下,我們望著天花板上的鼠輩們,開始釋出好意告訴牠們,我知道牠們的存在,也願意供養牠們食物,只要能固定在某個地方用餐,不要汙染我的環境,造成我和女兒的不便就好。可能是透過這樣的方式,我們慢慢克服對老鼠的恐懼感,去除負面情緒,以正念思維面對危機,我開始固定將食物擺放在約定好的位置,方便他們夜晚可以就食,不知道為什麼鼠輩們竟就此消失,奇蹟式地不再來此覓食,老鼠竄動的聲音竟就此消失?
在女兒三年級左右,我曾經嘗試飼養幼狗,目的是要讓她學習與動物和平共處,雖然牠不會說話,可是透過眼神,我似乎可以知道牠的感受,當我們對牠付出關愛時牠會知道,並同樣會以關愛的眼神回應我們。透過和幼狗的短暫密切相處,我漸漸懂得如何從動物身上找「能」,從一開始的直覺引導,將出生一個月的幼犬從宜蘭領回台北飼養時,我便覺得自己很享受於對幼狗的付出,也將牠視同一家人,但女兒因此有些不平衡與不諒解。每次她看到我對小狗付出關愛時就會不高興,更奇妙的是,當她表現出很厭惡那隻小狗時,小狗也會很敏感地對她吼叫,於是女兒對小狗就愈沒好感,這次領養動物的經驗,似乎只有療癒到我自己。
不知道為什麼,我對會飛的昆蟲動物都有些恐懼,記憶中有幾次被不同飛行物撲面而來的攻擊嚇到,感到很不舒服。舉凡麻雀、燕子、蟑螂、蜻蜓、蝴蝶、老鷹…等等,這些突如其來的飛行物毫無預警地飛撲,總有一些不愉快的經驗。直到我見證到礦物的能量後,我才願意放下身段深切反省,慢慢開啟覺知的感受力,學著與動物界的牠們溝通。既然萬物都是有生命的,既然我們都是生命的共同體,我們就很有可能從牠們身上獲取我們所沒有的能量,只要聚焦對準動物的頻率,我們就能獲取牠們攜帶來的訊息與智慧。澳洲的原住民就是靠著這樣的本事,才能在荒野中與動物們和平共處,彼此互相傳遞訊息和能量。
就在打這段文章的當下,我不經意抬起頭,意外發現窗外飛來一隻布穀鳥,駐足在尤加利樹上,快樂地唱起歌來,近距離且宏亮的歌聲,頓時引來我的目光,我心想這是台北市,怎麼可能會有布穀鳥在唱歌?正在納悶的同時,轉過頭往陽台望過去,發現還有另一隻鴿子,正安靜地吃著薄荷葉,更令人雀躍的小確幸瞥見一隻可愛的麻雀,當牠發現我正盯著牠看時,仍一動也不動地停留在我窗台上的西瓜碧璽原礦上,以一副滿足的模樣回應我。這讓我想起,不久前也是同樣的地點,我與蝴蝶美麗的遇見,當時我正在屋內看電視,聽到外面的風聲,於是衝動地起身關窗戶,沒想到同時驚見一隻從未出現過的鳳蝶,牠舞動著色彩繽紛的翅膀飛來飛去,彷彿四周有美妙的樂音伴舞著,環繞著尤加利樹快速地飛舞,讓我想忽略牠的存在都不容易。
關起落地窗準備坐下的同時,我又看到那隻蝴蝶竟然不怕人,急速俯衝往窗外低處飛來,我心裡還在納悶,為何牠要飛得如此低,因為那兒根本沒有花草,牠到底是要向我展示些甚麼?舞姿曼妙的牠,竟再次大動作來回繞了好幾圈,心想牠的確是試圖引起我的注意吧!我決定拿起手機,拍下牠美麗的倩影,好像懂我似地,很有默契地停在一片葉子上,方便我拍照,等我拍下牠完美的身影與舞姿後,牠又瀟灑地飛走,再也沒有回頭。因為這些美麗的悸動,讓我更喜歡觀察小動物,
萬物皆有靈,牠們是那樣地可愛與動人,只要我們懂得用美麗的心情去欣賞,與牠們互動,牠們就會回報更棒的能量給我們。
少年PI 的奇幻漂流
<水地比>放下自我關懷合作
動物與人,一直以來都存有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,李安導演在 2012 年的作品《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》帶給我們一些不同的人生啟示,主角 PI 因為遭遇船難,在海上漂流 227 天,他的父親在動物園裡飼養的一隻孟加拉虎,最後成為 PI 在海上唯一的伴,他們之間為了生存,經歷許多的打鬥與猜忌,包括飛魚的出現,都是對 PI 最嚴酷的考驗。李安創造一隻活靈活現的老虎,引發少年 PI 的恐懼,他們後來可以在海上和平共處,主要原因是因為 PI 放下心靈深處的恐懼。
PI 打虎或馴虎的過程就像是譬喻人生面臨的種種威脅,在那樣的威脅下,我們才會學習如何奮戰,在奮戰的過程中,我們才學得到如何保持純真。一位是少年,另一位主角是老虎,少年 PI 遇到的奇幻美妙歷程,間接在暗示我們,自然界對人性的試煉,隨著劇情的轉折,我看見 PI 在面對眼前一切不凡考驗的當下,他願意相信神的存在,理性地與神對話。不論是從人性或靈性面來看,只要願意相信就有希望,只有「信念」能將我們帶入正道,許多世界上的事,完全是超乎我們所想像的,願意去相信,勇敢作夢,就能得到宇宙天地的能量。不管是那一位神(God)在海上真正幫助過 PI,那都不重要。電影《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》導演試著告訴大家:「我告訴你我的故事,你自己決定要相信甚麼。」
我們看到理查帕克 PI 內心的獸性寫照,少年 PI 面臨困境重獲新生,如夢似真的海上漂流歷險,與他的同伴孟加拉虎在漂流期間,培養出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珍貴情誼,這一切都足以讓觀眾感動很久。少年的探索之旅更加開啟我對動物的覺受力,原來聰明的人類不過是一種較高等的動物而已,人類和動物都是彼此最好的守護者,如果我們採用敵對的態度回應動物,結果從來都不會是好的,我自己的過往經驗,一直都是如此提醒著我。懂得傾聽大地的語言是很重要的,不論是那一種動物都可能帶給我們重要的人生訊息,每一次與不同動物的相遇,都是彼此交換愛與祝褔的機會,只要試著克服心理的障礙,就能擁有深刻的心靈悸動,暫時放下你的理性與邏輯,信任自己的真實感受,敞開心胸去建立連結,就能喚醒失去已久的大自然歸屬感。
善用直覺與想像力感受萬物之美,愛與祝福都是生命最好的禮物。相信一切發生都是祝福,發生的一切都是好的,以正念處理一切事物,結果就會是好的。

Comentarios